走遍中国前列县(腺)——关爱老年健康公益行动广安站成功举办
go
2025-04-05 03:17
晶科已经是连续四年的全球组件出货冠军,强悍的全球市场开拓能力让晶科组件出货到了140多个国家,海外市场占有率高达30%。
2019年,这一指标值为24.80亿元,同比增长1271.29%。阳光电源于2011年11月2日在创业板挂牌上市。
今年上半年,公司新增172项专利权,均系原始取得。2019年,净利润达8.93亿元,较2010年增长5.03倍。长江商报记者发现,阳光电源的主要产品有三类,即光伏逆变器、储能系统、光伏系统集成。官网显示,阳光电源成立于1997年,是一家专注于太阳能(4.880, 0.02, 0.41%)、风能、储能、电动汽车等新能源电源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简称净利润)11.95亿元,超过历史上任一年度净利润,创了新高,同比翻倍。
光伏行业利好频出,身处光伏赛道的阳光电源(300274.SZ)业绩与股价齐飞。在北美,阳光电源仅工商业储能市场份额就超过20%。所以讲的我们这个所谓三头在外起点很低,其实最核心的一个就是技术在外,你没有技术,你有原料,有市场,有设备,你没有可持续的竞争力。
同时,中国所有光伏上市企业的总市值接近19000亿。大家都看到了光伏,我们技术的进步,有我们努力的部分,但是所有的光伏行业应该看到这一点,由于我们光伏产业的蓬勃兴起,全世界的光伏创新的团队都为中国产业在服务。为什么这么说?事实摆在那儿,因为这些产业都是人家先干的,而且都是发达国家先干的,15年前我们的电池组件的产量只是日本的1/5,我们的产量排在日本、美国,排在欧洲后头,但是后来我们一步一步地大家拼搏奋斗,最后战胜它们,把市场从它们那里拿过来了,我们变成了世界第一。从2006年一直到2012年开始出设备,这时候主要还是处于跟随、模仿、创新阶段。
如果从这个角度去看,事实上中国光伏发电等效的这种能源使用成本大约只相当10元钱不到的一桶(石油)美元的这种油价。所以使得很多企业就做不下去了,所以当时有很多企业破产,对行业带来非常沉重的打击。
现在不一样了,现在集中度在迅速地下降。这十年深刻吸取了我们三头在外的教训,当三头在外的时候,我们是什么都是受制于别人。今天,当我们面对世界诸多不确定性的时候,当国家提出双循环经济发展新格局的时候,有人说,中国的光伏产业就是双循环发展最典型的范例。这个发展非常快,以前在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的最高转换效率纪录里边见不到中国企业的身影,但是这几年不一样了,我们现在已经有19项纪录了,而且我们有4项至今还在保持着。
在这个发展的过程当中,我们也通过学习、模仿、借鉴,最终走向了自主创造、创新。全球的光伏竞争是非常激烈的,即使像中东的沙特、土耳其、俄罗斯,它们都有支持本地制造的政策,给予本地制造一个更好的价格和一个更好的保护政策。切片机当时在中国完全没有任何认知,它就像一个很粗的玻璃棒,我们要把它切得和纸一样薄的这样的硅片。2010年前后,欧洲大部分进口中国的组件,2011年、2012年它们开始双反,中国出口的组件大幅下降。
所以整个行业的同仁们,真正回想十年前的状况和现在今天中国光伏行业所取得的地位的话,大家心里面会有一种特别的自豪感。近十年来,它痛定思痛,如今再次登上了世界的顶峰。
7月21日,通威股份市值突破1000亿;10月9日,隆基股份市值超过3000亿;阳光电源的股票则数次涨停,上周五(11月20日)市值报收665亿;天合光能在6月10日登陆科创板后,各种布局突飞猛进,上周五(11月20日)总市值报收421亿。中国的光伏行业、光伏产品是麦肯锡认为中美之间中国绝对领先的产业,是中美之间唯一一个顶满饼图外框的产业。
现在的煤、天然气、石油将全部被淘汰,全要靠以太阳能为主的可再生能源作为未来能源的整个的主力。所有的人、所有的技术都给你提供。我们国内的设备基本上是零零星星,零头不到10%。所以我们在国外市场应对也相对比以前稍好,压力小一些,有一种东方不亮西方亮,此起彼伏的这样一个感觉。这时候中国的产品已经体现出来了相同的能力,但是更快的服务、更低的成本。而且中国的光伏产业的技术创新有一个特点,它是全产业链的创新。
在这个过程当中有很多行业,其实表现也是不错的,比如说像汽车行业,支撑铁公机领域的是这个机械工程的制造业。就是你自己强大了,你是真正这个市场的主宰,如果你不是这个市场主宰的时候,你就没有这种机会
扩大国内市场和成本下降以及技术创新,实际上是三位一体的,相互协同关系。如果我们在有条件的地方,利用我们的国土面积来输出清洁能源,事实上我们可以大部分节约石油的这种进口,减少石油的消耗,节约外汇的支出,同时实现能源的清洁转型。
可是反了六年、七年以后,欧盟总体总结,并没有保护起欧洲的生产产能,反而影响了欧盟的低碳化、清洁化转型的进程,所以欧盟委员会在2018年9月3号宣布取消对中国产品的双反,很多中国产品以质优、价廉、规模大、产品质量也高,然后价格全球领先,重新又进入欧洲市场,这一点对我们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应该有很大的一种底气和支撑。2060碳中和,简单来讲,就是那个时候,整个我们中国的碳排放是零。
所以使得很多企业就做不下去了,所以当时有很多企业破产,对行业带来非常沉重的打击。大家都看到了光伏,我们技术的进步,有我们努力的部分,但是所有的光伏行业应该看到这一点,由于我们光伏产业的蓬勃兴起,全世界的光伏创新的团队都为中国产业在服务。所以当时就找了一些大连做机床的专家在一起,我来牵头出资来做,先从最简单的开方机做起,但是开方机当时也是从海外进口,那么从2006年-2009年开发出来。就拿切片来讲,中国是从2009年开始会做切方机,这个我也是参与者,因为在2006年,我就牵头成立了大连连城数控,就是看到了这种太阳能光伏的蓬勃发展。
2010年前后,欧洲大部分进口中国的组件,2011年、2012年它们开始双反,中国出口的组件大幅下降。很多光伏企业都坚定不移地走过来了,熬过了那一段至暗时刻。
麦肯锡的研究报告把中国和美国在全球有领先、有竞争力的各项产业进行了比较,做了个圆饼图。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整个产业受核心原材料的制约极其明显。
如果我们现在去看,还存在着2010年前后建成的电池生产线90%以上都是国外的设备。(中国能源网根据网络及视频整理)。
2008-2010年,欧美日韩对整个中国实行技术封锁,工艺包、数据、专利等等,对此进行严格的保护。光伏产业实际上是其中的一个代表,而且应该说给咱们中国人长脸了,也是为我们未来的制造业的发展树立了一个榜样。我们那个时候就是没有基础,我们的产业链不完整,所以我们得到的反思就是,我们一定要把基础抓在自己手里,所以我们通过企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我们终于攻克了多晶硅料等,包括一些设备的难关,这样我们光伏的成本才快速下降。阳光电源董事长曹仁贤:对于扩大内需,我这个体会比较深的是,实际上扩大内需是两方面的,一方面我们要培育市场,另外一方面我们的制造业,我们的创新能力,我们的技术研发能力必须跟得上,否则国家给你做好了顶层设计,你自己做不出来,那也没有用。
十年后的今天,中国的高纯晶硅产量成全球第一,占全球大概65%以上的产量,电池组件占全球70%以上的产量。内需的扩大,实际上就是我们企业创新、自主能力提升一个交错的过程。
中国的光伏行业、光伏产品是麦肯锡认为中美之间中国绝对领先的产业,是中美之间唯一一个顶满饼图外框的产业。内需的扩大,使我们的企业一方面有了市场,另外一方面还是由于我们中国企业真正的低成本创新的能力,这种能力使得我们能够满足已经扩大了的内需的市场的需要,使我们能够这几年逐步把我们的化石能源的比例降下去。
国家气候战略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李俊峰:当2008年金融危机来的时候,许多国家对光伏的支持减缓了,中国可以这样说,从疫情这个角度也可以看得出来,它是个韧性很强的一个经济体,为什么这么说?当金融界放弃的时候,地方政府在支持,中央政府在支持,企业家在努力。这个教训是非常沉痛的。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中国企业正在积极走出去,在东南亚建设光伏制造项目。
组件效率相当时,适当增加尺寸提高功率有利于降低BOS成本,但当组件进一步变大,尺寸增加带来的BOS下降会越来越不明显,晶澳科技高级副总裁助理、资深产品技术专家王梦松在会议上强调,组件尺寸进一步增大带来风险的同时,系统端BOS的下降也越来越不明显,未来继续靠增大尺寸来提升功率的做法已经基本失去价值,182mm硅片(M10)是结合系统端的现状,综合考虑到组件的生产、安装、运输、系统配套各环节实际情况反推出的规格。
产业一片欣欣向荣的背后,暗流涌动。
扩大国内市场和成本下降以及技术创新,实际上是三位一体的,相互协同关系。
四年前,受限电困扰,甘肃金昌某100MW光伏电站决定采用光伏+储能的形式建设,阳光电源为此项目提供了1MW/1.1MWh的储能成套系统,旨在限电问题上进行相关分析,积累数据和经验,为后续储能其他应用方向做好铺垫。